再过半个多月,北京园博园就要满11岁了。11年来,园博园接待游客1000余万人次,承办国家、市、区级重要活动近600场,生态环境日趋成熟,成为西山永定河文化精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园博一线员工的辛勤付出,是他们长期执着的坚守,使园博园实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建园目标。我们撷取了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4位园博人的事迹,他们代表了园博人这个群像集体。“五一国际劳动节”就要到了,让我们把鲜花和掌声送给他们,并向他们表示节日的祝福吧。
一、园博安全的守卫者——王春鹏
从园博会筹建时期的一名保安员,到如今管理着90多人的保安队长,在占地513公顷的这片土地上,王春鹏已奋斗了10多个年头。他熟悉每一片林地、每一座房屋、每一条山沟…是名副其实的“活地图”。每天天不亮就上班,说不定什么时候下班,晚上10点多回家是常态,要是赶上汛期大雨天,干脆就吃住在单位。每日检查当天工作情况,观察掌握保安员工作和思想动态,处理意外事件,一天下来,即使开着电瓶车,步数也要2万多步。还要小结当周工作完成情况,梳理问题和不足,拟定下周工作计划,及时与安保主管部门沟通,并安排落实相关要求等。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琐碎耗时,因此能坚持下来并不容易。
|
正是有了王春鹏们的敬业奉献,才换来了园博园一片安宁祥和!
二、园博的铺路石——物业人群体
如果说,五月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歌,那么,劳动者就是诗篇里最美丽的音符。在园博园里,就有着这样一群平凡而普通的人们,他们没有华丽的服饰,没有白皙的皮肤,相反地,他们一年四季身着朴素的工服,虽皮肤黝黑,但却有“服务第一,游客至上”理念,努力为游客打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游园环境,他们就是——物业人。匆匆的脚步奔波在各个角落,无论是在地面塌陷的银杏大道上,因大雨而渗漏的屋子里;还是在炎炎夏日大型活动的搭建现场,因严寒而冻裂的主水管道旁,总能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总能在需要他们的时候绽放光彩。可以说,他们就是园博沿着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前行的铺路石。
三、园博的美术师——刘楠
有这么一群人,在植物生长季节,他们是植物的养护者,喂它们“吃饭”、让它们“喝水”、给它们“看病”、对它们修枝;在植物落叶季节,他们是植物的守护者,清理干枝落叶,劝阻游客吸烟,进行护林防火,保护着生态安全。无论春夏秋冬、不分假日与否,始终坚守在一线岗位上,他们是勤劳的园林人,他们在守护美丽园博的道路上永不停步。刘楠,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平时,他言语不多,但一谈工作,便打开了话匣子。他熟悉辖区内每一种植物的脾气秉性,什么时候该施肥了,什么时候该浇水了,什么时候该打药了,什么时候该修剪了,他都成竹在胸。有时候,为了避开白天用水用电高峰,怕影响工作效率,他就安排晚上浇水抗旱,而自己以身作则,冲在第一线,不叫苦、不叫累,为了这一片绿水青山、多彩生灵的成长壮大贡献者青春力量。
四、园博的美容师——漆明霞
漆明霞是个女同志,个头不高,2013年5月来到园博园工作,至今已有11年了。平时负责3号门区的卫生保洁工作。3号门是主门区,面积2万余平米,常作为重大活动举办地,几百人或者上千人的活动下来,卫生保洁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漆明霞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头,干起工作来思维敏捷、干净利索,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这么多年了,她也记不清究竟保障了多少回大型活动。但有她在,大伙儿比较放心。她常说:这园子,是我一天天看着长大的,这里有我流的汗、吃的苦,我就要把卫生搞好,把分内事干好,把3号门弄得干干净净的,游客不就更愿意来了?
让我们向王春鹏们为代表的全体园博人致敬!
北京园博园管理中心、丰台文旅集团
2024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