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是树吗?
在大自然里,孩子们视每一株花、每一个草、每一棵树为伴,但是有一种植物,它们常常被误解,它就是竹子。竹子不是树?他会落叶吗?他会开花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园博园探秘吧!
竹子为什么被称为“君子”?
竹子挺拔修长、亭亭玉立,代表君子潇洒的风度;竹子有节,节节为空,代表人的气节、操守和君子谦虚的美德、宽大的胸怀;竹子凌霜傲雪,代表君子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竹子清洁素雅,代表君子清廉的品格……。竹子因这些与众不同的特质,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和推崇,他们将松、竹、梅相提并论,誉为“岁寒三友”,将梅、兰、竹、菊等量齐观,誉为“花中四君子”。
自然课堂:由自然解说员带领孩子们进入展园实地观察竹子,引导孩子们通过“视、听、嗅、味、触”五感探索方式,了解竹子。
竹子用了四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了
15米。竹子定律告诉我们四个字:厚积薄发!
国韵文化体验-非遗竹编
竹编艺术集竹的本质、竹的气节于一体,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作为竹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的竹编艺术古老而神奇,早在距今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用竹来编织器具。
2008年6月7日,竹编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竹编工艺品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也依然散发着令人惊叹的魅力。
竹编工艺大体分为起底、编织、锁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在经纬编织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
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竹编作品吧!
活动详情
1.活动时间:8月20日(本周日)9:00-11:00
2.活动地点:北京园博园
3.招募对象:6-10岁亲子家庭
4.活动性质:公益科普,本场活动免费
5.活动名额:10组家庭(一大一小)
6.咨询电话:63915303/63915567(咨询时间9:00-17:30)
7.报名方式:点击下方二维码报名,名额报满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