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园 |
“龙城”太原古称晋阳,是我国北方最著名的历史名城之一。太原市的市花是菊花,每年秋天都会举办菊展。风轻云淡,霜冷长河之时,菊花一花独绽,万朵齐放,香气四溢,成为太原一景。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太原园在设计上引入了晋祠元素,晋祠以水取胜,中学课本中作家梁衡的《晋祠》里描写这里的水用了多、清、静、柔四个字。在这座园林中,也通过各种设计突出了“水”的元素。园内用“对越牌坊、金人台影壁、不系舟”等晋祠中特有的景观带领游客了解晋祠,了解晋阳。
【对越牌坊】
正对着我们的大门叫对越牌坊,是一座功德牌坊,造型优美,结构壮丽,雕刻精细。牌坊正中“对越”二字为明末清初书法家傅山所书,气势磅礴。“对越”一词源于《诗经》,“对”意为报答,“越”即扬,意为宣扬。“对越”二字合起来,含义是“报答宣扬祖先功德”,在此处意为“宣扬母德高尚”。
【金人台】
穿过对越牌坊,正对着我们的四尊雕像是“护祠金人”,设计师以铸铁剪影的现代形式来表现,使得原本冰冷笨重的尽速像被注入了灵魂,显得更加灵动和活泼。对越牌坊与“护祠金人”剪影雕塑形成敞开的入口,极具地方特色。
【真趣亭】
经过自然叠石驳岸,我们看到的是真趣亭,它采用中国木架构建筑中最常用的屋顶构造方式之一,单檐歇山顶。亭上有一匾,书法家杨承恩书“真趣亭”和“淆潭鸟翠”。真趣亭取自晋祠,将难老泉引入亭中,在以龙头喷入湖内,取意在晋水之源。亭下是由碎石及浅水组成的汀步,别有一番风雅情调。真趣亭的背后是山西特色花栏墙砖雕。这是山西民居建筑中常见的一种文化形式。山西人信守“宅者,人之本;人者,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盛”的道理。安居乐业、守土重迁,是乡民祖祖辈辈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所以世代都很注重宅居建设。山西民居适应气候、因地制宜、因才施用。建筑上的砖雕、木雕、石雕、剪纸等各种艺术装饰非常精致美丽。
【不系舟】
在我们的前方是不系舟,粗略一看只能见到凉亭一座,可仔细观察水面,您会发现水面倒影出了一个看似船头的建筑,其实凉亭是建造在一条石船上的。不系舟语出《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知其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意思是不拴缆绳的船,逍遥自在。
【花栏墙 砖雕】
我们看到水边精美的花栏墙,它和砖雕都是山西民居建筑中常见的一种文化形式。山西人时代重视民居建设,在与自然和谐的建筑上,自由使用砖雕、木雕、石雕、剪纸等各种艺术装饰,传达了追求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宇宙观念,表达了安居乐业、守土重迁的古老而简单的理想,体现了希望福、禄、寿、喜的生存愿望。
整个展园空间上类似封闭性的私家园林,在细节处理上巧妙地借鉴苏州园林的手法,以驳岸的设计和植物的掩映搭配,婉约含蓄地烘托出主题景观,实现小园林烘托出的大气势。
太原园正是活用和升华传统园林技术,来展现太原以及山西的独特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让人在美丽的景色中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厚重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