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园

乌鲁木齐园

乌鲁木齐园

更新日期: 2014年3月15日 下午3:23

乌鲁木齐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居住着汉、维吾尔、哈萨克等47个民族,各民族独特的服饰和丰富的民族文化活动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人文景观。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全园的中心景观“和美新疆”。它以代表新疆历史悠久、多远文化、多民族融合的石窟景观墙为主景,配置浅浅的水面,景观倒影其中,增加空间的丰富度,同时水可以循环使用,水放完后作为表演舞台广场使用。

参观完石窟景观墙,让我们一同踏上洒下一路驼铃声的悠悠丝绸路。这一景区对主景观进行上升式处理,将“丝绸之路”游线进行下沉式处理,带领游客模拟,重走丝绸之路。景区采用土黄色为背景色,比拟黄沙漫天、大漠无疆的壮观景色,墙壁由凹凸但有序的立体瓷砖组成朵朵小花,当您仔细品味,会发现每一区域的图案都不尽相同,可见设计者心思巧妙、匠心独运。同时也请带小孩的游客注意安全,小心擦伤。

当我们走到最低点出会猛然发现这里有一个石窟。石窟是新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遗存之一,也是佛教东传的历史见证。佛教的传入自然而然的带来大量的变革,诸如宗教变革,文字变革,习俗变革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翻译史的第一个高峰就是佛经翻译。在您面前的这个石窟原型是新疆克孜尔石窟。克孜尔石窟是新疆石窟遗迹中保存最好的一处,所以此次主要选择以克孜尔石窟为视觉景观,并作为“合”文化的传达载体。我们可以从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壁画上看出古代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民俗以及与汉人交流的情况,具有很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

沿着丝绸之路,我们来到新疆人民的“美好家园”。典型的维吾尔族建筑,“苏帕”是当地居民中拱式前廊下的一个平台,当地人习惯在平台上铺上毛毡、地毯,摆上小桌,坐卧于上面,休憩、聊天、娱乐、纳凉、接待客人等,成为维吾尔民族中最为活跃、利用率最高的空间部位之一。此处原汁原味的体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的日常生活。

沿着台阶走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一片小树林,这这里种植的树木其含义早已超越了树木本身。胡杨树是戈壁滩、荒漠地区常见的树种之一,素有生下来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朽。千百年来,胡杨林如同忠诚的卫士一样守护着这片土地。白桦林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随土而安的特性,在西北地区大量成活,并集聚成林。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新疆,树和人民已经成为一体。树有了人多的秉性,人也融合了树的精神。新疆人民正是用这顽强的精神、拼搏的毅力,才一笔笔描绘出一幅“和美新疆”的画卷。



发布时间: 2014-03-15 15:23:00